E-Learning:可否引發企業培訓的革命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普及,一種新興的學習方式:E-Learning(電子化學習)應運而生,并且迅速發展。據有關資料顯示,1999年美國72%的大學推出E-Learning教育方式,到了2001年這一比例達到99%.而在中國,許多大學、中學也都推出E-Learning課程。在企業員工培訓領域,也越來越經常地見到E-Learning的身影,不少企業紛紛開始采用E-Learning方式對員工開展培訓,特別是在許多跨國公司和國內知名企業E-Learning已經成為員工培訓的重要方式。E-Learning大有挑戰傳統企業培訓的趨勢。
E-Learning可否引發一場傳統企業培訓的革命呢?
傳統企業培訓的難題
自1981年起,我國開始以政府名義正式倡導企業開展培訓工作。近些年,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知識經濟的逐步深化,許多企業及其管理者更進一步認識到了人力資源在企業發展中的關鍵作用。然而,如何開展有效的培訓卻是許多企業、尤其是傳統國有企業的難題。
首先是缺乏先進的培訓理念。培訓是人力資源開發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企業文化組成部分,而不少企業卻把培訓僅僅視為崗位知識與技能的提升,忽略員工的個性學習需求和職業生涯發展規劃,不能發揮培訓應有的效用。其次,培訓運作體制存在弊端。許多企業的培訓完全靠內部的培訓部門來完成,這在國有企業表現尤其明顯。培訓作為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的重要一環,在一個企業內當然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從培訓的內容、方式、技術條件、教師等方面分析,培訓是具有專業性的,如果完全內部自我解決培訓問題,無論是培訓的效果、還是培訓成本都不會理想。缺乏與外界的交流,也容易造成培訓組織者的眼界閉塞。第三是培訓內容的片面。也是由于培訓理念的問題,企業培訓的目標局限于員工知識和技能,甚至只是與本崗位有關的知識和技能的提升,從而使培訓內容的確定限于狹窄的范圍。第四,培訓方法落后。多數國有企業的培訓還在走知識傳授、技能訓練的老路,殊不知先進的培訓方法已經豐富多彩了。而方法的不同,其效果迥異。第五,難以同時滿足不同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員工的崗位不同,所欠缺的知識、技能不同,自身學習能力也不同。所以,在培訓內容、知識技術深度、學習進度等方面都存在差別,集中統一的教室學習自然難以取得預期的效果。第六是受訓人員集中的困難。企業畢竟不是學校,員工的職責是完成自身崗位的工作,各個崗位工作時間和地點不無差異,難以集中學習。
傳統企業培訓面臨的上述難題,嚴重影響了企業培訓的運作及其培訓的效果。而這些難題能給E-Learning帶來多少機遇呢?
面對市場:E-Learning需求空間無限從解決傳統企業培訓的難題看,E-Learning大有用武之地。從技術層面來說,只要有一部電腦、一條電話線,就可以隨時隨地地選擇自己需要的內容進行學習。顯然,這不但可以解決人員集中培訓的困難,還可以滿足員工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并允許員工自己安排學習進度。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解決傳統企業培訓體制、觀念層面問題的可能。作為新的事物,E-Learning決不是、也決不應該是僅僅將互聯網技術應用到培訓領域,限于技術革新的范圍。E-Learning有改變傳統企業培訓的觀念、體制、管理方式的條件和可能。作為E-Learning供應商,更應該樹立這樣的信心和使命。
另一方面,全球化、信息化時代的經濟環境,市場瞬息萬變。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新產品、新技術和新的商業策略貫徹落實到企業內部人員和合作伙伴,誰才可能于最短的時間內抓住市場機會,爭取到客戶資源。迎接這一挑戰,企業管理人員也存在著隨時更新觀念、知識和技能的迫切需求。而信息傳遞及時、迅速,正是E-Learning的專長。通過E-Learning,可以與客戶、合作伙伴及時傳遞溝通產品、技術及其服務信息,組織新產品、新技術的培訓,維護和完善客戶關系管理體系;通過E-Learning,身處各地的員工都可以及時了解公司的動態,參加公司組織的培訓。從這個角度看,E-Learning也是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需要。
從現實的發展狀況看,伴隨著信息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E-Learning已經改變過去單純的多媒體課件加簡單互動功能的模式,逐步發展成為滿足各種培訓需求、適合多種學習類型和習慣、能夠實行實時交互性學習、更為人性化的綜合體系。利用E-Learning的整合服務和解決方案,可以幫助企業形成一個完整的培訓、學習、服務、反饋、提高、再培訓的密閉鏈條,并貫穿到內部和外部的各個環節,加速業務知識和信息在企業整個價值鏈中的傳播和共享,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挑戰與機遇面前:E-Learning前景幾何?
E-Learning自誕生之后,就得到迅速發展,到2000年達到最高潮。據世界銀行國際金融公司投資官員Sunghee Nah稱,最近納斯達克指數驟跌,但幾家在北美市場領先的電子化培訓公司確穩中有升。另據有關人士預測,在美國向全體員工提供電子化學習的企業占全部企業的比重,兩年后將翻一番以上;美國企業電子化培訓市場在2000年已經達到20億美元,到2004年將增長到169億美元。
關于E-Learning在中國的前景,北大在線總裁倪金磊認為,E-Learning并非不能改變傳統的教育培訓優勢。學富科技總裁孫英闡述說,"傳統的以知識和技能傳授為主的培訓已經無法徹底滿足企業日益增長的需求,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采用電子化培訓的方式,并將其逐步推廣成為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策略和文化。"對于E-Learning供應商的樂觀,摩托羅拉大學知識解決方案部培訓策劃專家王俊博士則警告說,雖然有調查表明在我國的跨國公司和國內大公司也都需要E-Learning,但不要為了推廣E-Learning而E-Learning。
中國這個大市場,已經吸引世界各路人馬搶灘登陸。但"培訓市場"這方沃土,仍處于未開發的狀態。對這個市場的巨大潛力,各方人士早已看好 ,也都在著手鋪石開路了。九十年代初期成立的企業策劃咨詢類公司,現在有許多都增加了對企業員工培訓的業務。九十年代中后期,以面授為主要業務形式的專業培訓公司開始出現。而一些從事電子商務業務的網絡公司也開始涉足培訓領域。從九十年代末期開始,專業提供E-Learning服務的網絡公司正式出現,如影響力網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面對多方的競爭對手,從這個巨大的市場中,E-Learning到底能分到幾杯羹呢?
事實上,E-Learning的發展的確還面臨諸多的挑戰。在質量標準方面,目前還沒有一個可以為大眾所接受的尺度來衡量某一E-Learning課程是否合格。目前的E-Learning供應商,它自身實力和背景,還難以讓人們對他們提供的E-Learning課程給予足夠的信任。E-Learning和傳統教育有相似之處,一個好的E-Learning品牌也象一所好的學校一樣,是需要很長時期才能樹立的。這個投資及時間過程不是一般企業能承受的,但收益也是巨大的。在具體運作中,許多E-Learning供應商,只是把現有的課程搬到網上去。這和使用光盤、錄象帶沒什么區別。許多人則是熱衷投身于E-Learning,但卻沒有想清楚投資贏利模式問題,更缺乏細致的可行性研究。另一方面,要企業放棄傳統的培訓方式,接受E-Learning,也需要一個認識和觀念轉變的過程。
如此看來,E-Learning要想立足于企業培訓市場,還必須解決兩個問題:一是自身運作和服務質量問題;二是如何開發市場的問題。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傳統企業培訓存在的弊端,決定它的確需要一場革命,但就此斷定E-Learning能引發這場革命,還為時尚早。一個是時機的問題。以產權關系為主要內容的國企改制,還沒有結束。即使已經改制結束的企業,理順和更新內部管理,也需要一個過程。二是上述E-Learning自身存在的問題。不過,E-Learning的發展潛力是無庸置疑的,它給企業培訓帶來的影響也是任何人都不能忽略的。

用戶評論 | |
發表評論 | |
評論將在審核后發布成功。 |
![]() |
陳兆杰 樸道書院專家、文化學者 | |
![]() |
吳洪剛 中國著名營銷管理專家 | |
![]() |
尹隆森 著名人力資源管理專家 | |
![]() |
吳維庫 國內著名戰略管理專家 | |
![]() |
艾學蛟 中國企業危機管理創始人 | |
![]() |
崔恒 原微軟中國區域大客戶經理 | |
![]() |
李建立 企業戰略轉型研究專家 | |
![]() |
張從忠 跨國公司中高層訓練導師 | |
![]() |
周坤 全息企業管理咨詢專家 | |
![]() |
江廣營 實戰研學專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