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因特網的普及與發達,以及許多知名跨國企業已開始利用e-Learning 進行企業內訓,e-Learn-ing 市場呈現快速成長狀況。
隨著因特網的普及與發達,以及許多知名跨國企業已開始利用e-Learning 進行企業內訓,e-Learn-ing 市場呈現快速成長狀況;而根據資策會的調查,臺灣 e-Learning 的市場將由 2001 年的臺幣 3.8 億元成長至 2004 年的 30 億元。
e-Learning 似乎已成為一股銳不可擋的趨勢,一時之間,不論是企業人力資源部門、學校及教育訓練產業,尤其是提供數字學習工具與服務之業者,莫不關切 e- Learning 的發展;過去因為資源不足或是因為預算受限而無法滿足其學習需求者,也期待e-Learning 能帶來的,更多學習機會。
e-Learning在臺灣的發展現況
在臺灣,e-Learning 的發展情況,卻似乎不若大師們所預言般的蓬勃熱絡。尤其在全球經濟不景氣情況下,e-Learning 大量運用的時程將可能向后延至 2005 或 2006 年。雖然如此但e-Learning 產業不論是內容供給(content provider)廠商、學習服務(learning service)廠商、或技術平臺(LMS, LCMS)廠商,莫不積極投入、努力部署,唯恐 e-Learning 時代一旦來臨,市場先機已被別人搶占。
臺灣目前發展 e-Learning 較為成功者主要是以大學的學分班為主,如政大、中山大學等,可獲得學分及上課方便是為發展成功的利基;另外,可核發證照的認證課程亦可吸引學習者的興趣。上述這兩種 e-Learning 課程的模式均是在線課程搭配實體課程,另外有完全都是利用 Internet 作在線教學者,如計算機教學業、幼教業者。中華電信所推出的 Hi-education,則是集合各種在線教學內容,讓網友自行選擇所需課程。
然而以上的方式,皆是藉由因特網來做在線教學,當同時間在此學習平臺上使用者太多時,內容的撥放速度還是會受影響;也因此,有業者創新做法,在全國各主要都市設置據點,以設備良好舒適的網絡教室,讓學習者自行選擇時間、地點進行學習,雖然學習者必須到教室學習,但因其較無頻寬不足問題、播放效果較好,且可配合講師定時到教室與學習者進行問答,因此吸引不少年輕的族群。
此外,亦有業者發展利用衛星搭配網絡做 Live 實時在線教學,學習者只要到裝有衛星接收器的計算機教室上課,即可與在攝影棚的老師進行同步教學,并且可藉由聯機的計算機進行互動。
企業如何運用e-Learning
企業在迎接知識經濟時代來臨之際,應善用 e-Learning 的特質與可發揮的效益,迅速提高員工的知識與提升企業的競爭力。運用的層面可以在以下各方面:
1.企業內訓:將有助于員工的成長同步。企業事先規劃好各類數字課程,讓員工都可自行運用時間學習,對于學習的成果也可透過在線評量,將學習紀錄供主管參考。企業亦可因此節省內訓講師時間、減少內訓成本。
2.企業政策宣示:企業的經營理念、最高層主管的精神談話、重要事項的傳達等等,都可藉由 e-Learn-ing 快速的讓員工觀念同步。
3.產品展示:產品介紹制成的數字內容在平臺上播放,可加深業務員的了解,甚至可利用于對客戶的展示上。
4.知識管理:對于單以文字表達不夠清楚的知識與技術,將之轉制成影片與文字相輔助的數字內容儲存,對于公司推動知識管理助益頗大。
5.新人培訓:對于新人所必上的課程與訓練制成數字內容,在規定的期限內要求學習完成,則新人不必等到集訓即可完成各項訓練,新人可以很快成為生力軍,發揮工作效益。
6.職務交接:工作交接的事項與內容皆存錄在數字內容上,避免交接過程的遺漏,幫助新接任人員更快上手。
e-Learning 的運用范圍廣范,企業可多加思考;尤其對于在中國大陸投資的企業,不論是設廠或成立子公司, 新舊人力的訓練問題更可運用 e-Learning 來協助。
企業發展e-Learning待克服的問題
e-Learning 雖然可帶來許多效益,但要成功仍有許多待克服的問題:
1.講師的配合:許多講師不見得愿意將課程制作為數字內容,一方面面對鏡頭不習慣、對自己沒有信心,另一方面擔心自己的價值是否被取代;也有講師是面對學員且有互動時才可發揮其教學品質。
2.員工學習習慣:長期以來在教室與同學共同面對講師學習的習慣,如今要一人面對計算機自行學習,不是每個員工都能適應。
3.盜版問題:數字內容的制作成本很高,內容亦可能涉及企業機密,如何防范被盜錄,是企業與講師皆擔心的問題。
4.頻寬:頻寬不足必定影響學習效果,因此在規劃 e-Learning環境時應做好此方面的評估。
5. Content (數字內容)品質:單向的教學方式(講師講授畫面加上講義投影片)所快速制成的 Content,較之事先規劃內容、設計腳本、編寫教材、做分鏡設計及拍攝、做動畫效果、甚至可有互動的 Content,成本差距很大,學習效果當然也不同。這是企業在自制或購買 Content 時所必須面臨的抉擇。
標簽:e-Learning

用戶評論 | |
發表評論 | |
評論將在審核后發布成功。 |
![]() |
陳兆杰 樸道書院專家、文化學者 | |
![]() |
吳洪剛 中國著名營銷管理專家 | |
![]() |
尹隆森 著名人力資源管理專家 | |
![]() |
吳維庫 國內著名戰略管理專家 | |
![]() |
艾學蛟 中國企業危機管理創始人 | |
![]() |
崔恒 原微軟中國區域大客戶經理 | |
![]() |
李建立 企業戰略轉型研究專家 | |
![]() |
張從忠 跨國公司中高層訓練導師 | |
![]() |
周坤 全息企業管理咨詢專家 | |
![]() |
江廣營 實戰研學專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