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傳統企業培訓遇上了e-learning
自1981年起,我國開始以政府名義正式倡導企業開展管理培訓工作。近些年,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知識經濟的逐步深化,許多企業及其管理者更進一步認識到了人力資源在企業發展中的關鍵作用。然而,如何開展有效的培訓卻是許多企業、尤其是傳統國有企業的難題。
首先是缺乏先進的培訓理念。培訓是人力資源開發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企業文化組成部分,而不少企業卻把培訓僅僅視為崗位知識與技能的提升,忽略員工的個性學習需求和職業生涯發展規劃,不能發揮培訓應有的效用。其次,培訓運作體制存在弊端。許多企業的培訓完全靠內部的培訓部門來完成,這在國有企業表現尤其明顯。培訓作為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的重要一環,在一個企業內當然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從培訓的內容、方式、技術條件、教師等方面分析,培訓是具有專業性的,如果完全內部自我解決培訓問題,無論是培訓的效果、還是培訓成本都不會理想。缺乏與外界的交流,也容易造成培訓組織者的眼界閉塞。第三是培訓內容的片面。也是由于培訓理念的問題,企業培訓的目標局限于員工知識和技能,甚至只是與本崗位有關的知識和技能的提升,從而使培訓內容的確定限于狹窄的范圍。第四,培訓方法落后。多數國有企業的培訓還在走知識傳授、技能訓練的老路,殊不知先進的培訓方法已經豐富多彩了。而方法的不同,其效果迥異。第五,難以同時滿足不同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員工的崗位不同,所欠缺的知識、技能不同,自身學習能力也不同。所以,在培訓內容、知識技術深度、學習進度等方面都存在差別,集中統一的教室學習自然難以取得預期的效果。第六是受訓人員集中的困難。企業畢竟不是學校,員工的職責是完成自身崗位的工作,各個崗位工作時間和地點不無差異,難以集中學習。
傳統企業培訓面臨的上述難題,嚴重影響了企業培訓的運作及其培訓的效果。而這些難題能給企業E-Learning帶來多少機遇呢?
面對市場:E-Learning需求空間無限從解決傳統企業培訓的難題看,E-Learning大有用武之地。從技術層面來說,只要有一部電腦、一條電話線,就可以隨時隨地地選擇自己需要的內容進行學習。顯然,這不但可以解決人員集中培訓的困難,還可以滿足員工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并允許員工自己安排學習進度。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解決傳統企業培訓體制、觀念層面問題的可能。作為新的事物,E-Learning決不是、也決不應該是僅僅將互聯網技術應用到培訓領域,限于技術革新的范圍。E-Learning有改變傳統企業培訓的觀念、體制、管理方式的條件和可能。作為E-Learning供應商,更應該樹立這樣的信心和使命。許多企業員工經常參加杭州企業管理培訓或開通了網上企業大學,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實踐,對企業的發展還是有一定的幫助。
另一方面,全球化、信息化時代的經濟環境,市場瞬息萬變。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新產品、新技術和新的商業策略貫徹落實到企業內部人員和合作伙伴,誰才可能于最短的時間內抓住市場機會,爭取到客戶資源。迎接這一挑戰,企業管理人員也存在著隨時更新觀念、知識和技能的迫切需求。而信息傳遞及時、迅速,正是E-Learning的專長。通過E-Learning,可以與客戶、合作伙伴及時傳遞溝通產品、技術及其服務信息,組織新產品、新技術的培訓,維護和完善客戶關系管理體系;通過E-Learning,身處各地的員工都可以及時了解公司的動態,參加公司組織的培訓。從這個角度看,E-Learning也是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需要。
從現實的發展狀況看,伴隨著信息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E-Learning已經改變過去單純的多媒體課件加簡單互動功能的模式,逐步發展成為滿足各種培訓需求、適合多種學習類型和習慣、能夠實行實時交互性學習、更為人性化的綜合體系。利用E-Learning的整合服務和解決方案,可以幫助企業形成一個完整的培訓、學習、服務、反饋、提高、再培訓的密閉鏈條,并貫穿到內部和外部的各個環節,加速業務知識和信息在企業整個價值鏈中的傳播和共享,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相關課程:

用戶評論 | |
發表評論 | |
評論將在審核后發布成功。 |
![]() |
陳兆杰 樸道書院專家、文化學者 | |
![]() |
吳洪剛 中國著名營銷管理專家 | |
![]() |
尹隆森 著名人力資源管理專家 | |
![]() |
吳維庫 國內著名戰略管理專家 | |
![]() |
艾學蛟 中國企業危機管理創始人 | |
![]() |
崔恒 原微軟中國區域大客戶經理 | |
![]() |
李建立 企業戰略轉型研究專家 | |
![]() |
張從忠 跨國公司中高層訓練導師 | |
![]() |
周坤 全息企業管理咨詢專家 | |
![]() |
江廣營 實戰研學專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