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企業E-Learning的美中不足之處
來源:互聯網 2010-09-08 15:43:18 您是第5282位閱讀者
雖然企業E-Learning備受歡迎,開展得風風火火,更有企業將e-Learning列入企業年度培訓計劃當中。但也有不少問題已浮出水面。這其中既有e-Learning本身的不足,更多是人們在實施過程對 e-Learning的誤解。
顯然, e-Learning自身也存在缺陷,而制造缺陷的“禍首”恰是它為人津津樂道的網絡優勢。
e-Learning需要網絡,更確切的說是依賴網絡。換而言之,基礎設施決定了e-Learning有沒有“生存權”,也是它能否“生活得更好”的基礎。從一個強大的網站到個人PC配置,從服務器的穩定與否到有沒有多媒體軟件支持,這一切的一切賦予了e-Learning獨特的現代氣息,也同時患上了“富貴病”,如果網絡發生故障、如果服務器無法響應、如果學員的PC……正如企顧思中國公司總經理亞歷山大·莫蘭先生指出的,因為并非每個人都擁有高配置的電腦,人們往往只能通過電話線和普通的PC機上網,這些現實問題往往比技術效果更要緊。
另一致命弱點,網絡人為地拉大了人與人間的距離,為直接的情感交流設置了障礙。從目前e-Learning的發展狀況來看,互動的交流在技術上已不成問題。但和面對面的交流相比,它始終是缺乏情感的交流。學員間、學員與老師間,沒有了充分情感、情緒上的通,學習效果也可能大打折扣。當然, 每個人可以獨立地去掌握某項技術,但教育研究表明, 在團隊中人們可以學得更快、更好。這同樣適用于e-Learning。現在, 已有企業意識到仍然有一些培訓形式需要人們進行相互的接觸,如:一些角色扮演的培訓方式,就需要受訓者做面對面的交流。
要真正獲得和掌握知識、技術, 僅僅聽別人的講解是遠遠不夠的,建立自己的企業商學院的同時,你必須去操練和實踐。像網絡演示這種方式, 有利于信息的傳遞。但要真正掌握一項技術,必須讓學員能夠親自練習, 在現實環境中去應用。所以,實踐功能上的薄弱也是 e-Learning尚待改進之處。
還有就是如何進行有效的監控和測評。當然, 很多供應商已在其產品中提供了此種服務, 但網絡的“遙不可及”將對“監控與測評”進行長期的考驗。
在已實施e-Learning的企業內,企業培訓部門所遇到的問題IT部門在10年前已經經歷過。如:不同的界面,重復注冊,沒有標準的軟件,還有很多在線課程是不同的格式。這樣非但不易于管理,而且耗費巨大。結果是,在一個部門眾多的公司內無法建立良好的溝通體系,信息傳遞極其不暢。
如今的e-Learning市場,技術產品品種繁多,如:學習管理系統(LMS)、電子學習社區、虛擬教室、評估工具、管理軟件、課程制作軟件、多媒體等等。而且,每一種產品下還包括許多各具特點的下一級產品和供應商。比如:LMS中就有60種主要的產品和供應商。一方面象征著e-Learning市場的繁榮。但從另一種角度看,混亂局面的形成在所難免。所以,對企業而言,區別清不同種類的e-Learning技術,和與此相關的產品及供應商,就顯得十分重要。
那么,是否只要解決了以上這些問題,e-Learning就可運作自如呢? 一些企業也持有此種觀念: 只要我花大價錢構建了系統, 也買了大量的課程,員工自會受到良好的培訓。如果這樣認為,他們將會大失所望, 他們會發現系統運行并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畢竟,e-Learning的核心不僅僅是技術。如果你看看這個詞本身,其中8個字母表達的意思是“Learning”,而只有一個“e”。
一個企業不成功的實施除了硬件原因之外,還可能有以下幾點因素:
1. 缺乏與員工必要的交流、溝通。不要以為簡單地開展e-Learning就會受員工歡迎。比如說, 原本員工期盼著去著名風景區參加每年一次的培訓, 但現在被取消了, 取而代之的是網絡課程, 員工會認為公司的唯一目的是——省錢。因此, 事先的溝通,說明e-Learning的意義、價值就很必要。
2. 不能僅提供學習機會而少了完整的學習體系。僅僅把課程通過在線的方式提供給員工,就像把孩子送到學校,卻沒有老師去教他如何學。完整的學習體系是有計劃地去創造一個完整的學習環境, 同時,學員的學習計劃應有不同的層次和任務。
3. 最重要的因素,是有及時的和有效的學習內容,包括:知識、技能、經驗等。沒有員工會對糟糕的內容有反映,而且即使內容是優秀的(換句話說是生動的、交互式的),也必須以一種恰當的方式來表現。你不可能把整部莎士比亞放在一個十幾歲的孩子面前,期望他去自學。任何一種方式的學習都是去吸收有趣的和易于理解的東西,而且去學習如何以正確的方式應用這些知識,如果這樣去學,則會取得成效。
4. 適時的學習跟蹤不能忽略。比如說:一個公司想要在同一時間內介紹一種新的產品給所有的員工,他們會在企業內部網上通知所有員工。但如果沒有一種方式了解是否所有員工都讀到了這則信息,其結果是,員工們可能看到了這則消息,但他們能否真的理解,或者是否需要問一些特殊的問題,我們無從得知。所以,追蹤員工學得怎樣也是開展e-Learning的關鍵。
學習是去獲得新的觀念、技能、行為、經驗等,應用它們以取得成果。當然,企業通過e-Learning進行企業管理培訓,必須保證有效的學習,而不是為了證明你消費得起。
以上所列舉的更多是e-Learning在國外發展歷程中暴露出的問題。我們在這里“揭短”,希望會對眾多國內 e-Learning供應商,以及準備將e-Learning作為培訓方式的企業有借鑒意義。
相關課程:
《突破人才培養瓶頸-企業E-learning應用實戰課程》
《企業培訓規劃和培訓管理》
《培訓項目的實施與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