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收益
1、從客戶角度出發,認識價值和發現過程中的浪費,并持續消除浪費;
2、用精益化的拉動生產系統,有效控制過程中的庫存,降低制造循環時間,提高過程的循環效率(庫存、資金的周轉率)及客戶滿意率;
3、降低或消除過程中的非增值活動,降低制造成本并支持拉動生產系統的實施。
課程特色
精益生產(Lean Production,簡稱LP)是因為日本汽車工業20世紀在世界上崛起,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根據其在“國際汽車項目”研究中,基于對日本豐田生產方式(Toyota Production System)的研究,以及對美國汽車工業的反思與總結,提出的一種生產管理方法。
其核心是追求消滅包括庫存在內的一切“浪費”,并圍繞此目標發展了一系列具體方法,逐漸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生產經營管理體系。
近年來,精益生產隨著國內企業的發展,與外企的引入,并逐漸為國人所知。因為不同的理解與側重點的不同,也有人稱之為“JIT生產方式”、“零庫存生產方式”、“看板生產方式”等。
隨之而來追風推行者也不在少數。但目前真正有成功果實的,或者持續進行下去的卻很少。原因除理論研究工作與實務操作不協調外,也有生產模式改革決心不夠、推行方式不對、對精益生產理解錯誤等原因。
通過兩天的學習,使學員對精益生產有比較全面與深入的了解,并能解決工作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具備推行精益生產的基礎知識與技能,以及書本上比較少介紹的實戰操作經驗。
課程內容
精益生產課程大綱:
A、認識精益生產
1、制造業當前所面臨的競爭與挑戰
2、生產運作方式的發展過程及其特征
3、精益生產的產生與概念
4、精益生產的特點與正確理解
5、精益生產與其它生產方式的比較
6、精益生產的發展趨勢
B、認識浪費
1、浪費概念與LOSS體系圖
2、常見的7種浪費
3、從TPM、4M、VE看浪費
4、現場改善的著眼點舉例
C、精益生產常用工具應用及其改善案例
1、5S與目視管理
2、工業工程(IE)
掌握作業改善的方法與途徑:(以快速有效的手段實施現場改善)
(1)工業工程概述
(2)工程分析
(3)動作研究
(4)應用案例
(5)作業測定
(6)生產方式
(7)線平衡
◎觀看錄像(某工廠的部分改善案例集)
3、快速切換技術(SMED)
4、防錯法(Poka-Yoke)
5、單元生產(CellProduction)
◎單件流(OnePieceFlow)、推拉(Push-Pull)生產
6、價值流與價值流圖(VSM)
D、從管理角度看精益生產
1、管理的概念、立場與方法
2、業務改善,由改善引起的N現象
3、創建充滿活力的工廠環境
E、與學員互動交流
學員評價更多>>

我要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