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橋”初入光華的兩個禮拜、三件事
18年前,張橋剛與方永飛各自奔赴,各自昂揚;
18年后,“小橋”與“老方”信守承諾,頂峰再會,共同開啟人生的“第二次創業”。
“小橋”與老方的18年之約會給光華賦能帶來什么變化呢?
“小橋”認為目前光華賦能根基深穩、專業過硬,是中國企業賦能行業的絕對領先者,如果可以進行業務轉型升級與組織變革,必將為企業賦能行業開創新高度,開辟出全新的商業藍海。
未來,“All in阿里”將成為光華賦能第一階段的變革方向。“小橋”將攜手自己的老東家阿里展開深度合作,讓光華賦能的“一體兩翼”業務生態(軟件、咨詢、培訓)與阿里的“三駕馬車”(Iass、Pass、Dass)強強聯手,互相賦能,共同成就,讓彼此的業務價值和客戶價值再上一個臺階。可預見的,這將會是一次多方共贏的合作,意義珍貴。
現在,我們先來看看“小橋”初入光華15天做的3件事吧!
以下為“小橋”主筆內容:
PART01
.建立光華公司在釘釘的工作體系
我會逐步帶領光華成為深度使用釘釘的標桿企業,成為釘釘的最佳共創企業之一。
(1) 我到了光華,很吃驚地發現居然有一半人沒有下載釘釘,公司工作都放在企業微信上。我給光華同學第一條指令:
A:人人下載釘釘;
B:人事部快速組建公司釘釘組織和全員群;
C:所有人通過釘釘加我好友,后續我只在釘釘上跟他們交流工作。
如果3天之內還有人沒有完成,我會找他單獨談話,看看他是否還適合在光華工作。光華的同學們執行力還不錯,3天之內全部完成了
(2) 我在光華的釘釘全員群,每天早上發一篇日歷+一篇文章+一個鏈接或一條語音,所有同學可以自愿選擇是否看、聽、回復,但是我在后面工作中會跟他們交流這些內容。這個主要是培養他們每天用釘釘的習慣。
(3) 我要求光華全體員工在一周內使用釘釘所有功能。比如:把方永飛在釘釘視頻號直播推文全部轉發到釘釘“看看”,截圖到釘釘全員群。日常開班資料也放在“看看”。日常會議邀約通過釘釘發出等等。相信過3個月就會培養出使用習慣。
(4) 光華與釘釘建立戰略級合作關系。
A:光華開通釘釘視頻號,在每周二、每周四舉行兩次直播。
B:光華的“微學”、“集盒商學”、“小紅花”活力工具、管理對標系統等產品要全面入駐釘釘開放市場、職場學堂。(“微學”在7月入駐釘釘)
C:“績效飛輪”會根據釘釘平臺環境進行適應性升級,即將在8月份入駐釘釘。
D:光華每年12月18日舉行的“開放的力量”方永飛年度演講,將通過釘釘視頻號全面直播。
PART02
.光華全面上云
1、 “績效飛輪”、“微學”是完全根據移動端開發的,前臺和后臺都可以通過移動端一鍵完成工作,是國內首創和領先的組織數字化和學習數字化平臺,也要完成全面上云。
2、 光華在線學習平臺在業內已經屬于頭部,原先存在自建服務器、多個云平臺分散部署的問題,為了更好地服務廣大客戶,尤其是大企業服務需求,也要完成全面上云目標。
PART03
.簡單文化、敏捷組織、人人成長
打造“簡單文化、敏捷組織、人人成長”的氛圍與文化。
在光華的第一階段工作, 圍繞業務戰略,逐步形成組織戰略和文化戰略,我主要是做了這三件事:
(1) 全面推動“去總”文化,開始打造簡單文化。一開始去真是不習慣,所有人開口閉口都喊我張總。我在釘釘群、在各個大會小會宣布,光華推動去總文化,只有“老方”和“小橋”,沒有任何“總”。
(2) 開始組建班委制。正在與HR規劃做360°摸底,看看群眾心目中到底哪些是能力和品格都出色的管理者和核心骨干。也會邀請光華董事長方永飛提出他心目中的班委池子人選,我會逐步做一對一訪談。根據老方人選+360°摸底+逐一訪談,逐步篩選中班委人選。
(3) “一張圖、一場仗、一顆心”。
我跟老方說,計劃用100天拿出光華賦能的“一張圖”。初步做出了未來一年的“小光華三場仗”、未來三年的“大光華三場仗”的初步構思。
A、小光華三場仗:
08.31信心之戰
11.11奇跡之戰
12.18品牌之戰
B、大光華三場仗:
Iaas之戰:全面上云;
Paas之戰,全面移動化,部署在釘釘;
SaaS和Dass之戰,用各種培訓、咨詢、軟件應用和服務,拉住客戶。
圍繞這些關鍵戰役,我會向上建立軟組織,項目小組,把最靠譜的骨干從各個部門調出來,以戰養戰,逐步建立同學們的士氣和信心。賽馬不相馬,在戰斗中發現優秀的管理者和骨干,為組建班委做好準備。
在未來時機成熟之后,我也會逐步打破各個業務功能,組建業務單元,實施L型組織部門,也會把核心管理者培養為L型人才。
老方和小橋
這場“第二次創業”
到底會給光華賦能帶來怎樣的第二春?
又會為企業賦能行業開辟怎樣的藍海?
本周四晚20:00老方對話小橋
【BLM科學經營私董會】
全面開啟!
推薦

用戶評論 | |
發表評論 | |
評論將在審核后發布成功。 |
![]() |
陳兆杰 樸道書院專家、文化學者 | |
![]() |
吳洪剛 中國著名營銷管理專家 | |
![]() |
尹隆森 著名人力資源管理專家 | |
![]() |
吳維庫 國內著名戰略管理專家 | |
![]() |
艾學蛟 中國企業危機管理創始人 | |
![]() |
崔恒 原微軟中國區域大客戶經理 | |
![]() |
李建立 企業戰略轉型研究專家 | |
![]() |
張從忠 跨國公司中高層訓練導師 | |
![]() |
周坤 全息企業管理咨詢專家 | |
![]() |
江廣營 實戰研學專家 |